作者:黃思瑜
近兩個交易日,國內原油期貨及相關品種持續大跌,所為何因?2023年油價又將如何演繹?
1月5日,國內大宗商品期貨主力合約多數下跌,其中原油系期貨主力合約跌幅居前,原油2303合約以5.75%的跌幅領跌,低硫燃料油2303合約下跌4%、燃油2305合約下跌3.98%。這三個合約近兩個交易日均累計下跌8%左右。
對于下跌的原因,多位能化研究員分析認為,這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一是整體衰退預期繼續走強;二是市場對國內需求的樂觀預期有所修正;三是俄羅斯原油出口下滑程度不及預期。
另有市場人士稱,“基于市場對未來普遍較為悲觀,原油這兩天放量下跌有一定短期資金‘季節性’因素,基金經理元旦假期結束后,普遍在拋售原油ETF。如果短期情緒性誘發了市場負反饋,油價趨勢下跌可能提前,反之則可能在春節前有所反彈?!?/p>
就2023年全年的預期來看,業內判斷,全球原油市場需求增幅放緩,是否陷入衰退尚存分歧,油價全年重心較2022年下降。燃油、瀝青、LPG(液化石油氣)等油品相關品種單邊將跟隨原油走勢,但品種強弱將出現分化。
油價連續兩日大跌
在國內INE原油期貨2303合約重挫之前,外盤的美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在1月3日便開始大跌,1月4日繼續下挫,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9%左右。
國內的INE原油期貨主力合約1月4日、5日連續大跌,下跌幅度較大的還有低硫燃料油、燃料油期貨主力合約,另外瀝青、LPG期貨主力合約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隨著各類宏觀數據的公布以及美聯儲偏鷹表態,短期來看市場風險偏好迅速惡化、美元走強,這中斷了油價的反彈勢頭。如果各類經濟數據繼續大幅回落,或繼續誘發市場對通縮風險的擔憂,油價短期仍可能繼續回吐前期漲幅?!眹┚财谪浤茉锤呒壯芯繂T黃柳楠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浙商期貨油品負責人洪曉強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最近原油出現大跌的原因有三,一是整體的衰退預期在繼續走強;二是市場對國內需求的樂觀預期有所調整,三是俄羅斯原油出口先連續兩周出現下滑,但自第三周開始原油出口量出現了顯著回升,船期顯示未來出口量還會有進一步提升。
1月5日,美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有所反彈。截至北京時間1月5日20:00,美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分別報74.27美元/桶、79.38美元/桶。
黃柳楠認為,從趨勢看,仍需關注國內交運恢復與海外發電、交運需求回落的周期錯配情況。如果海內外原油市場不出現同步轉弱,油價下行的驅動就不足,1月仍有可能回歸至修復性反彈。如果出現系統性風險,油價短期可能結束反彈繼續尋底。
“2023年油價重心較2022年下降”
2022年原油價格走勢猶如過山車。以2022年6月15日為界,原油上半年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下半年則是在宏觀經濟和中國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下延續弱勢。進入到2023年,市場對油價又有何預期?
“展望2023年,全球原油市場需求增幅放緩幾乎是確定的,是否陷入衰退尚存分歧。在歷史級別的通脹壓力面前,市場在2023年需要面對的主要下行風險與2022年依舊類似,即因流動性收緊造成的通縮風險?!秉S柳楠稱。
洪曉強認為,2023年原油交易將圍繞四大主線展開,即:我國防疫政策放開后需求恢復進度,歐美經濟衰退節奏以及深度,通脹變化及央行退出加息節奏,俄羅斯原油產量變化。另外,美國SPR(戰略石油儲備)收儲節奏,OPEC產量變化等因素將對油價變化產生額外的助力。
“ 一季度交易邏輯將集中在國內經濟復蘇(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美聯儲加息尾聲(預計3月最后一次),俄羅斯原油產量下降(當前已經開始下降),美國SPR收儲(第一批2月份交付)幾大因素,油價在該階段傾向于低位反彈。但需要關注國內經濟恢復情況,美聯儲退出加息時間超預期等因素的影響?!焙闀詮娊ㄗh,一季度,可在油價反彈后做空,布倫特原油反彈超過90美元/桶可嘗試做空。
就2023年全年油價預期來看,黃柳楠認為,考慮到OPEC對供應端的主動管理以及包括OPEC+、美國頁巖油在內的產能瓶頸以及亞太地區在防疫政策邊際放松后的需求恢復,在單邊走勢的判斷上,并不認為油價弱勢會貫穿全年,但全年重心仍較2022年下降,或有20~25美元/桶的降幅。
中信建投期貨能源化工首席研究員董丹丹預計,2023年上半年,中國原油需求的復蘇和全球航空煤油需求的回歸將成為油價的向上驅動,布倫特原油有觸及100美元/桶的可能;2023年下半年則要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整體格局,油價更可能出現區間震蕩的走勢,區間預估是80~100美元/桶區間。
“策略上,一是上半年以逢低買入國內原油為主;二是看內外價差,尋找買國內拋國外的對沖機會?!倍さしQ。
那么,與原油相關聯的品種又將可能如何演繹?洪曉強認為,燃油、瀝青、LPG等油品相關品種單邊將跟隨原油走勢,但品種強弱將出現分化,LPG預計相對原油表現得更強,高低硫燃料油的強弱關系有望出現逆轉(高硫未來將強于低硫),瀝青無明顯矛盾,但若下跌過多將表現出更強的韌性。